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实现核医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1年4月,由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经过十年时间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医用回旋加速器正式在医院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医用回旋加速器是高端核医疗装备,可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作为PET-CT的示踪剂用于癌症早期诊断。
新型PET放射性示踪剂成功检测出多种癌症,为新的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提供了潜力
一种新的放射性示踪剂68Ga-FAP-2286,已被发现比最常用的核医学癌症成像放射性示踪剂18F-FDG更有效。在《核医学杂志》3月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68Ga-FAP-2286对多种癌症类型的原发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00%,而18F-FDG的检出率仅为80%。68Ga-FAP-2286在检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中也更有效。
利用医学“核弹” 实现精准抗癌
放射性核素能不断“放射”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射线(粒子),成为临床上击杀肿瘤细胞的有效武器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特点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够自发地衰变,同时释放出射线,可以被核仪器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