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放射性废物容器“X光机”问世
7月1日,据塔斯社报道,应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燃料部门管理公司——国家能源公司(JSC TVEL)委托,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专家开发出一种对装有放射性废物(RAW)容器进行无损检测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尚无直接类似技术。该大学新闻处透露,此技术能在几小时内无需打开包装就获取包装成分精确数据,可提高处理历史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性并降低经济成本。目前,俄罗斯乃至全球积累了大量放射性废物,检查其成分常需打开包装,这不仅增加了认证时间,还会产生二次...
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称纳坦兹地上浓缩工厂已被摧毁,但未发生场外放射性物质泄漏
当地时间6月1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就伊朗核设施相关情况发表声明。2025年6月16日,拉斐尔·格罗西出席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举行的理事会会议。图片由Dean Calma/国际原子能机构图片社(CCBY2.0)提供格罗西表示,自6月13日以色列首次袭击以来,伊朗纳坦兹燃料浓缩设施未受到进一步损坏,该设施外的放射性水平保持正常。不过,空袭摧毁了试验燃料浓缩厂的地面部分,该工厂是伊朗生产铀 - 235浓缩程度高达60%的铀的场...
爱达荷州清理项目团队成功转移40个乏核燃料篮
爱达荷州清理项目(ICP)团队近日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将40个乏核燃料篮转移至更安全的长期储存库。美国能源部(DOE)环境管理办公室(EM)承包商爱达荷州环境联盟(IEC)提前数月完成最终转移工作,将乏核燃料从较旧的第一代储存库转移至新的第二代储存库。上个月底退休的IEC前高级项目总监肯·布鲁尔(Ken Brewer)将这一成就归功于项目团队。他表示,团队成员技能高超、经验丰富,工作高效有序,确保了工人安全。布鲁尔称:我为我们的团队完成这个项目感...
关于福岛核事故的后续,核污水及放射性物质的问题处理依旧困难重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11年后的今天,如何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海量核污染水等核事故后患,以及尽快恢复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依然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难题。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要求周边居民前往他处避难。据统计,福岛县离开原住处到各地避难的核事故灾民人数最高峰时达到16万余人。至今,仍有约3.8万灾民未能返回家园。福岛县7个行政区域内有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