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新闻
采用钴60-伽马射线(装源100万居里)对海水珍珠粉和淡水珍珠粉进行辐照处理3h、6h、9h、12h和15h,观察珍珠粉颜色的变化,并检测实际辐照吸收剂量。结果表明,实际吸收剂量分别为3kGy、6kGy、9kGy、12kGy和15kGy。
2021-08-16
基于最初开发用于帮助检测暗物质存在的系统的原型探测器即将在加拿大核实验室 (CNL) 进行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液态氩的 ALARM 系统在检测中子和伽马辐射方面提供了显着改进,并有可能用于防止核材料跨越国际边界的非法移动。
2021-08-11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团队利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为超高能伽马光源的测定提供了新标准。
2021-08-10
缓慢的中子俘获过程(s 过程)是发生在恒星中的核合成过程之一。它导致宇宙中大约一半的元素比铁重。s 过程中涉及的两个重要反应是氖22(α,γ)和氖22(α,中子)。在这些反应中,富含中子的氖22会捕获 α 粒子。捕获产生处于激发态的镁 26,这意味着它获得了额外的能量。然后它通过发射伽马射线释放能量,导致处于正常状态的镁 26,或中子,导致镁 25。氖22(α,γ)和 Neon-22(α,中子)反应的速率对 s 过程有显着影响。
2021-08-06
在今天凌晨发表于《科学》的一篇论文中,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捕捉到来自蟹状星云的超高能伽马光子信号,并且向这一领域的“标准模型”发起挑战。
2021-07-29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对一种名为 TXS 1515-273 的耀变体进行了多波长观测;他们首次探测到来自该源的超高能 (VHE) 伽马射线发射。
2021-07-28
2020 年 8 月 26 日,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探测到了一个高能辐射脉冲,该脉冲已经向地球加速了近一半的宇宙年龄。只持续了大约一秒钟,结果证明它是记录簿中的一个——有史以来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引起的最短伽马射线爆发 (GRB)。
2021-07-27
天文学家发现了由大质量恒星内爆引起的有史以来最短的伽马射线暴(GRB)。天文学家利用国际双子座天文台(NSF 的 NOIRLab 项目)将这 0.6 秒的伽马射线风暴的原因确定为遥远星系中的超新星爆炸。
2021-07-27
伽马射线爆发,是宇宙中最强、最亮的能量爆发,一般被认为是黑洞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爆发,一般只持续数秒时间,但是却能产生恒星100亿年时间里产生的能量总和。
2021-07-26
无机闪烁体是核医学影像设备典型的探测器结构。伽马射线的光子到达探测器时,首先在晶体内完成能量转换,高能光子转换成低能可见光,然后经过光电转换器,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输给后端电子学系统进行信息检出。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