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新闻
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测量出蟹状星云超高能段的亮度,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
2021-07-21
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费米航天器的数据,河北师范大学和中国南京大学的天文学家研究了一种称为 SGR J1935+2154 的软伽马射线中继器 (SGR) 的 X 射线爆发活动。
2021-07-20
研究人员使用了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回旋加速器研究所生产的 22 氖光束进行实验。缓慢的中子俘获过程(s 过程)是发生在恒星中的核合成过程之一。它导致宇宙中大约一半的元素比铁重。中子俘获过程中涉及的两个重要反应是氖22(α,γ)和氖22(α,中子)。在这些反应中,富含中子的 Neon-22 会捕获 α 粒子。捕获产生处于激发态的镁 26,这意味着它获得了额外的能量。然后它通过发射伽马射线释放能量,导致处于正常状态的镁 26,或中子,导致镁 25。
2021-07-20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包括来自俄罗斯的物理学,创造了新的眼镜来防止 X 射线和伽马辐射。科学家可以选择新的成分来改善样品的特性并减少玻璃成分中的铅含量。
2021-07-16
去年预测的银河伽马射线暴如期出现。磁星的磁场是已知最强大的,能够发射短暂的无线电波,一组天体物理学家现在发现了磁星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模式发射低能量伽马射线爆发。
2021-07-14
来自中国科学院 (CAS) 和其他地方的天文学家报告了在银河平面内检测到新的超高能 (UHE) 伽马射线源。
2021-07-14
公元1054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记载下了蟹状星云诞生的超新星爆发;跨越近千年后,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合作组在世界上率先对蟹状星云的超高能区进行了精准测量,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亮度标准。
2021-07-14
铝 26 提供了对恒星过程的罕见洞察。它会衰变成镁 26,后者会发出一种可以用卫星观测到的特征性伽马射线。在太阳之前存在的恒星的太阳前颗粒物质中可以检测到镁 26。
2021-07-09
7月9日,《科学》发表了一篇来自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研究成果。LHAASO的科研人员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亮度,在更广的能量范围内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
2021-07-09
1967 年 7 月,维拉3号和4号卫星观察到了短暂的高能光子或伽马射线的闪烁,似乎来自太空。后来,天文学家将它们称为伽马射线暴。汉堡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的物理学家安德鲁-泰勒说:"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试图了解这些爆炸是什么。”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