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新闻
英国惯性聚变公司First Light Fusion在其最大的脉冲功率设备机器3(M3)上首次产生X射线,这证明其能利用廉价、简单的长脉冲驱动器技术产生极端物质态。此时正值该公司持续将能力从规模较小的脉冲功率设备机器2(M2)扩展到M3。今年2月,成立于2011年、从牛津大学衍生出来的First Light公司宣布政策调整,探索新型惯性约束聚变技术,停止演示器Machine 4的开发计划,转而专注推进和商业化其专利放大器技术。今年3月,该公司宣布商业和技术战略下一...
2025-07-16
总部位于日本的Helical Fusion Company宣布完成A轮融资,此轮融资将助力其加速推进Helix计划,该计划旨在2030年代建成稳定净功率聚变电站。Helical Fusion正利用仿星器设计向商业核聚变迈进。公司计划首先开发一座基于螺旋式磁约束技术的试验反应堆,该项目以全球研究成果为基础,尤其依托日本国家核聚变科学研究所(NIFS)开展的研究,该研究所拥有大型螺旋装置(LHD)。反应堆研发成功后,公司还计划将能源商业化。公司表示,已筹集1500万美元(23亿...
2025-07-14
近日,京都聚变工程公司(Kyoto Fusioneering)和Astral Systems正式加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卡勒姆校区不断壮大的聚变技术和人工智能组织集群。这两家公司的入驻,是卡勒姆校区向志同道合者聚集社区转型的重要一步。卡勒姆校区汇聚了来自聚变能源、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和计算等多个领域的组织,有力地助力英国引领全球商业聚变能源探索。京都聚变工程公司是领先的聚变技术开发商,Astral Systems则是紧凑型聚变创新领域的佼佼者。...
2025-06-19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近日已完成A轮融资,成功获得1.3亿欧元(约合1.5亿美元)。此次最新融资使该公司来自私人和公共渠道的总融资额超过1.85亿欧元(约合2.13亿美元)。这些资金将专门用于Proxima Fusion利用仿星器设计建造商业聚变发电厂的目标。Proxima Fusion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Francesco Sciortino表示:核聚变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战略机遇,将全球能源依赖从自然资源转向技术领导地位。新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投入...
2025-06-16
6月5日,聚变能源开发供应商EX-Fusion宣布,已累计融资约26亿日元。该公司是由大阪大学的年轻研究人员创立的初创企业,此前已融资30亿日元,至此总融资额达到56亿日元。目前,核聚变的代表性方法主要有托卡马克式和激光式。托卡马克式通过产生环形燃料等离子体,将其加热到与太阳类似的高温高密度状态,并利用磁场将其封闭;激光式则依据物体静止不动的惯性定律,用激光等照射瞬间封闭的等离子体,使其升温,并重复瞬间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具备能源效率...
2025-06-11
2025年5月20至23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20余位代表与来自英国原子能机构UKAEA、欧洲聚变能组织EuroFusion等10余位权威专家,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顺利召开第二届中欧聚变堆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国际评审会主席由钱金平博士和Yevgen Kazakov博士共同担任。通过为期四天的深度研讨,参会双方围绕面向聚变堆关键物理和工程技术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明确了合作研究框架,计划从等离子体运行模式、聚变技术发展、芯部集成模拟、不稳...
2025-05-30
近日,新成立的五大湖聚变能联盟(Great Lakes Fusion Energy Alliance)计划在五大湖地区构建一个聚变能工程联盟,以强化中西部地区在聚变能开发与商业化方面的推动力。该联盟最终目标是在该地区建造聚变能发电厂,不过作为新兴组织,它首先期望邀请其他利益相关者加入。这一联盟由大学、聚变企业以及供应链和政府合作伙伴共同组成,旨在共同加速商业化进程,扩充劳动力队伍,发展供应链,并让聚变技术在经济上更具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从而成为全球卓越...
2025-05-29
2025年5月2日,由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圆满完成了由欧盟聚变执行机构(Fusion for Energy)制造的ITER真空室5号扇区全部磁体及等离子体诊断测量系统的安装任务。5月15日,团队通过大型翻转工装,将重达440吨的真空室扇区成功翻转、吊装,并精准就位于ITER安装厂房的1号扇区组装平台上。此项任务的完成是继本年度4月上旬真空室模块7顺利落入主机坑后的又一重大工程进展,进一步彰显了由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大型聚变主机设备(包括磁体...
2025-05-22
近日,威斯康星大学衍生公司Realta Fusion宣布完成3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该公司致力于凭借创新的瓶状反应堆设计破解聚变能源难题,并期望在2026年前掌握建造原型反应堆所需的技术。WHAM核反应堆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圣杯,它有望提供丰富的能源,同时避免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复制恒星中氢聚变成氦的过程。近期,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成功实现了该反应的净能量增益。当前,约有近50家初创公司正致力于将核...
2025-05-18
长期以来,将核聚变作为无限清洁能源的追求,始终是人类最雄心勃勃的科学目标之一。全球各地的研究实验室与科技公司正积极尝试复制太阳核心的聚变过程,即通过氢的同位素结合形成氦,进而释放巨大能量。尽管大规模聚变能源的全面实现尚需数年时间,但当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加速聚变研究,推动其更快实现并网发电。2025年3月,微软研究院举办了首届Fusion峰会。此次峰会意义重大,堪称里程碑式活动,吸引了微软研究院内外的众多杰...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