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新闻
为切实保障大科学装置安全健康发展,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开展中国散裂中子源实验平台、高频超导腔测试平台等项目的重新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前检查。
2022-10-18
9月18日至19日,高能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机器学习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高能所副所长曹俊提议,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国、实验物理中心罗武鸣和计算中心汪璐召集,计算中心和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承办。
2022-09-27
发现的这个喷流威力较小,所以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它诞生的星系。喷流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天体物理现象之一,它们可以在一秒内向宇宙释放比太阳一生所产生能量还多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以辐射的形式存在,例如强烈的无线电波、X射线和伽马射线。喷流也是宇宙中最好的加速器,比我们在地球上拥有的超级对撞机要好得多(高能物理研究中使用的加速器)。
2022-09-26
自1989年北京谱仪开始运行,我国在陶粲能区物理实验研究中已辛勤耕耘30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地位,为实现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苑长征回顾了北京谱仪实验研究对粒子物理发展所起的作用,报告了BESIII实验的研究现状和近期计划,以及我国和国际上对下一代陶粲能区物理实验进行的预研。
2022-09-21
在第40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ICHEP),ATLAS和CMS实验公布最新的结果表明: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两个μ子。μ子是电子的较重版本,具有相同的电荷,只是质量不同,电子也是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电子被归类为第一代粒子,而μ子则属于第二代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μ子的物理过程是一种罕见现象,因为5000个希格斯玻色子中只有一个衰减成μ子。
2022-08-22
自旋极化的正电子在高能物理、材料物理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传统极化正电子源是基于Bethe-Heitler机制通过圆偏振伽马光或纵向极化电子轰击高Z固体靶实现的,但是单发的正电子产额只有飞库量级(10-15库仑),难以满足未来正负电子对撞机所需的纳库(10-9库仑)以及极化正负电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的要求。如何获得大电量和高密度的极化正电子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2022-08-17
本次会议安排了16个大会报告,321个分会报告和69个海报,涵盖了TeV物理和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强子物理与味物理,重离子物理,中微子物理、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粒子物理实验技术等五个领域最新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2022-08-15
目前,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超过20PB(拍字节),每年共享数据量达300PB。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建立了国际LHC网格中心(全世界有100多家),服务于LHC的物理研究。同时,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还全面支持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数据分析和计算,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平台装置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
2022-08-1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团队冒亚军教授、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缪子线圈(compact muon solenoid, CMS)探测器实验所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三W玻色子共振态的寻找、开发了3夸克和4夸克特征喷注的鉴别及校准技术。此项研究开拓了新物理寻找的新航线。
2022-07-26
记者10日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在9日举行的第41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紧凑介子线圈(CMS)合作组报告,他们发现了一个可能由4个粲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家族。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