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新闻
2022年5月30日至3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以下简称广西辐射站)承办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技术交流会暨“地下水及生物中钋-210放化分析技术交流会”在南宁顺利举办。此次交流会邀请了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曹钟港、姚海云两位专家授课,来自全国38家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近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2022-06-07
2022年5月30日至6月2日,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对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运单位)核设施辐射环境管理情况开展了例行监督检查。
2022-06-07
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为做好宁德核电厂305大修监督工作,积极调配监督力量,确保现场监督工作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高质量的现场监督推动核设施营运单位做实做细换料大修工作。
2022-06-07
2016年4月6日,刘顺德多方联系,将13克韭菜种子搭乘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践卫星——“实践十号”卫星在太空遨游12天。这些韭菜种子经微重粒子、强辐射等作用,性状、品质、抗性等发生变异,经过后期繁育,呈现出“产量倍增、口感更浓”的特点,先后出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06-07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是一种用于确定研究样本中存在多少特定元素的技术。在该过程中利用气态中性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来定量测量化学成分。
2022-06-07
为了确保宇航员在运输途中和火星表面的健康和安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几种辐射防护方法。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蓝色大理石太空科学研究所 (BMSIS) 的一个团队研究了如何使用各种材料制作防辐射结构。
2022-06-07
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立足本职工作,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主题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学习研究小组集中学习。
2022-06-06
为广泛宣传辐射环境安全理念,拉近核安全文化与公众的距离,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拓展宣传思路,开辟宣传新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核与辐射科普宣传活动。
2022-06-06
端午佳节将至,为营造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6月2日,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机关纪委组织开展召开“端午”节前廉政教育大会。
2022-06-06
2022年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及时沟通了解辖区内各地疫情防控要求,“见缝插针”式的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5月27日至6月1日,在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会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下简称新疆厅)对喀什地区辐射安全监管情况开展抽查。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