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新闻
航天育种也称航天诱变育种或空间诱变育种,是通过返回式卫星等航天器将动植物微生物种质带到地外空间,诱导其发生突变和变异,返回后在地面选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2021-06-29
一年多以前,可实现基因组所有12种单碱基自由转换的引导编辑技术诞生。6月10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植物》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引导编辑技术首次在水稻中实现定向进化,并创制了可供育种的新种质。“我们筛选到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甚至通过理化诱变和基因编辑也难以创制出来的位点。”魏鹏程说。
2021-06-14
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 通讯员 刘杨洋)“今年第一次种,不知道市场效果如何,应该还不错。”平谷区东高村镇南宅庄户村一农户说道。南宅庄户村最知名的农产品当属欧李,每年欧李成熟,各地的游客便会慕名到村里来采摘。
2021-06-11
饥饿、利润和“和平原子”促使人们尝试用辐射、化学物质和基因操纵来改变农作物。对于那些在气候变化压力下为粮食安全和产量稳定而战的地方,诱变育种是非常关键的。
2021-05-28
据了解,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是利用太空技术、通过返回式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等材料搭载到宇宙空间,通过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作用,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化,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经过多代选择,最终获得优异种质资源或优良品种。
2021-04-22
“它们名为航聚香丝苗,是名副其实的太空二代,也是目前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稻种。不夸张地说,这批稻种拓展了人类航天育种的研究边界和想象空间。”陈志强说。
2021-03-2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秋英团队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和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下,以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种子构建了筛选群体,在表型水平和生理水平探讨了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
2021-03-04
红美人、不知火、春见、沃柑……近年来,这些柑橘新品种发展迅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迅速成为“网红”柑橘。那么,它们各自具有哪些特点,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
2021-03-03
这批跟随嫦娥五号“上天”的种子有何特别之处?中国为何要进行航天诱变育种?搭载嫦娥五号完成太空旅行的种子,返回地球后会发生哪些神奇变化?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一探究竟。
2021-02-24
今天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机构”)为纪念《亚洲太平洋地区核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和培训地区合作协定》(简称“RCA协定”)签订50周年,评估了近20年来诱变育种RCA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于近日发布题为《亚太地区辐照诱变育种RCA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的报告。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