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新闻
地球上的科学家利用高能质子制造同位素来检测和治疗癌症。然而,在太空中,这些同样的高能质子会对宇宙飞船和乘坐其中的宇航员的健康构成威胁。这些风险意味着航天器必须有防护屏蔽。不幸的是,科学家们对这些高能质子带来的风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了解更多有关风险和使用这些质子生产同位素的知识,科学家测量了用于生产重要的新放射性药物的高能质子反应的截面(概率)。
2022-10-20
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始终是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小到消毒灭菌、无损检测、诱变育种,大到医学诊断治疗、核能发电,乃至在军事、太空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核能、核燃料、核技术……与核工业相关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
2022-09-13
质子是空间辐射环境的主要成分,其引发微电子器件产生的单粒子效应(SEE)是造成航天器在轨故障乃至灾难性后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2-08-15
在 3D 打印行业,Rocket Lab 是航天公司使用 3D 打印技术加快流程、降低成本和减轻负担的最成功案例之一。Rocket Lab 以几乎完全 3D 打印的卢瑟福发动机而闻名,这个发动机具有螺旋桨阀、喷射器、泵和发动机室,这些发动机均采用电子束熔化技术进行 3D 打印,Rocket Lab 已完全从事 3D 打印。
2022-08-08
高贺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解决卡脖子问题、研发共性技术、研制战略性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耳熟能详的C919大飞机、载人航天器、高速列车、重型运载火箭,这些战略性产品成功研制的背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2022-07-26
报道称,在环绕地球的航天器和空间站上正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重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鲁原502”就是一个例子。在太空中,它们受到微重力影响并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而宇宙射线会引发植物变异——这一过程被称为空间诱变。
2022-07-14
“太空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航天器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
2022-06-20
核电池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物理学家亨利·莫斯利(Henry Moseley),1913 年,他演示了粒子辐射制造电流的实验。在 1950 至 1960 年代,航空航天业认为或可将莫斯利的研究用于航天器上,以为其提供长期动力。当时,也有公司在研究将核电池应用在无线电接收器等方面。
2022-06-04
据报道,2021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21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秋季会议”上宣布,人类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简称PSP),在发射三年后,于2021年4月成功穿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
2022-05-27
“种子跟随飞船遨游太空,这项搭载试验也称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它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所能提供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技术。”
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