氚新闻
近期,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与杜克大学的物理学家合作,重现了一项1938年的实验——首次观测到氘-氚(DT)聚变。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氘氚聚变是在1942年曼哈顿计划的伯克利会议上提出的,但实际上该实验启发了曼哈顿计划关于氘氚聚变的研究。而这项早期实验和当时的实验者阿瑟·鲁利希几乎被遗忘了。如今,复原实验确认了阿瑟·鲁利希核心结论的正确性——他得到了正名。相关成果发表在与 1938 年论文相同的 Physical Review 期刊上。氘氚...
2025-07-27
7月18日,由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聚能)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这标志着直线型场反位形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正式从实验室迈向应用端。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据悉,核聚变的原理是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
2025-07-21
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宣布,当地时间7月17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与韩国事业本部在法国卡达拉什签署中性粒子束储存床(NBSB)事业协议。此次协议是继今年3月双方签署采购氚储存和输送系统(SDS)协议后,在ITER燃料循环领域的又一次合作,也是ITER国际组织认可韩国技术实力与实施成果后委托的项目。韩国能签署追加协议,重要背景是KSTAR利用中性粒子束加热装置,稳定维持1亿度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展现了技术可靠性。中性束储氢容器(NBSB)...
2025-07-19
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与光束技术研究所(IWS)与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联合启动TritiumStopp项目,开发用于核聚变反应堆的高性能阻隔涂层,以防止氚燃料泄漏。氚是核聚变反应的关键燃料,但其原子尺寸极小,易穿透金属结构(即渗透现象),导致反应堆壁或管道中的氚逸出,造成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致力于研发可承受极端条件的薄涂层,以阻止氚在材料中的迁移。弗劳恩霍夫IWS研究所采用的涂层技术基于物理气...
2025-06-27
近日,公州大学产学合作基金会被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选中,参与2025源分解竞争力提升技术开发项目。在未来5年内,该基金会将获得总计11.3亿韩元的研究经费。此项目聚焦于掌握核电站退役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尤其是含氚废液的安全处理核心技术,旨在开发高附加值的退役技术。项目由Neosys Korea株式会社、公州大学、蔚山科学技术院、高丽大学、仁荷大学、Daon Technology株式会社等共6家机构共同参与。公州大学环境工...
2025-06-18
近日,英国核聚变反应堆公司Astral Systems与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宣布在核聚变燃料氚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Astral声称,其成为第一家利用自有多态核聚变反应堆进行氚增殖的商业化核聚变公司,此举旨在解决核聚变行业燃料稳定供应这一主要问题。Astral DD 聚变反应堆(来源:Astral Systems)该团队与布里斯托大学及Hugo Dominguez-Andrade博士携手合作,成功在实验性锂增殖包层中实时生成并检测到氚的产生。这一成果是在今年三月份为期一周、持...
2025-06-06
近日,罗马尼亚核电公司(Nuclearelectrica)与韩国水电核电公司(KHNP)已浇筑第一批混凝土,标志着切尔纳沃达氚去除设施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图片:Nuclearelectrica)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欧洲首个此类设施,同时也是全球第三个。罗马尼亚期望借此契机,助力本国成为欧洲氚的生产和出口中心,未来氚预计将应用于聚变反应堆。早在2023年6月,Nuclearelectrica与KHNP就签署了工程、采购和施工合同,整个建设项目预计工期为50个月。随着坎杜(Candu)压水重水...
2025-06-04
吸附式低温泵具有抽速大、工作温区宽、在复杂电磁和核环境下适应性强等突出技术优势,是未来聚变堆的核心抽气设备,用于高效排出未燃烧的氘氚燃料以及氦灰等杂质气体,在高参数等离子体获得及实现稳态运行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型复合式低温泵通过专家验收面向聚变堆低温泵大抽速、耐辐照、低燃料滞留苛刻服役需求,等离子体所装置主机工程研究室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大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培育基金等项目支...
2025-04-18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国际氚中微子实验(KATRIN)团队10日公布了对中微子质量上限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将其限定在0.45电子伏特(eV)以内,这还不足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这项成果进一步约束了这一宇宙中最神秘的基本粒子之一,并推动物理学超越标准模型发展。该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安装KATRIN主光谱仪的内电极系统。图片来源: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作为电中性的基本粒子,中微子是宇宙中最丰富的粒子之一,以三...
2025-04-11
4月2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当前,我国聚变研究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已建成多座聚变装置,其中部分装置计划开展氘氚燃烧、氢硼聚变等实验研究,聚变能应用的工程化设计研究也在稳步推进。聚变装置作为大型科研设备,技术复杂且种类多样,其辐射安全风险与传统裂变堆和粒子加速器存在差异。《通知》明确,本通知所指聚变装置是指开展受控核...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