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新闻
2022年5月31日,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发布首份《促进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使用行动计划》,旨在利用日本国内的研究堆和其他方式生产某些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解决目前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依赖进口的情况。
2022-06-10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一种代谢成像技术,它使用放射性示踪剂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来识别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2022-06-10
2022年5月,欧洲核医学会(EANM)联合欧洲儿科肿瘤学会(SIOPE)、儿童神经肿瘤学应答评估工作组(RAPNO)及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学会(SNMMI)共同发布了《儿童胶质瘤的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及1?F-FDG PET检查(第1版)》。
2022-06-09
近几年全球核技术应用相关单位和机构在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与开发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在近20年中,日本的核医学治疗病例数增加了5倍,与此情况相对应的是日本医用同位素也依赖进口,随时会受到运输、反应堆检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放射性药物短缺。
2022-06-09
2022 年 6 月 8 日 — NorthStar Medical Radioisotopes , LLC ('NorthStar') 是一家在用于治疗应用和医学成像 的放射性药物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方面的全球创新者,以及Curie Therapeutics Inc.,一家致力于改变癌症护理的治疗公司与精密放射性药物,宣布签署治疗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锕225(Ac-225)的长期优先准入供应协议。
2022-06-09
通过集中学习,同志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确保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后满足300年以上的安全隔离要求;要敢于发扬斗争精神,切实把好放射性固体废物货包接收这道关口,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意志,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筑牢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2022-06-08
在6月4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放射医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赵宪庚院士直言,我国放射医学发展仍面临跟跑窘境,为数不多的放射性药物研发单位也以仿制药研发为主。
2022-06-08
6月6日上午,湖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内科/核素治疗科新防护病房楼开始收治患者,标志着中南地区最大的核素治疗中心升级后正式启用。
2022-06-08
2022年5月30日至3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以下简称广西辐射站)承办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技术交流会暨“地下水及生物中钋-210放化分析技术交流会”在南宁顺利举办。此次交流会邀请了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曹钟港、姚海云两位专家授课,来自全国38家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近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2022-06-07
来自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斯特拉·奥夫纳在内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提出了一种在正在形成行星的恒星系统中形成铝-26的新方式。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