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新闻
可控核聚变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因其丰富的燃料、清洁性、高安全性和巨大的能量密度,被广泛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业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南京复鑫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领军企业,正在快速发展。该公司生产的核聚变装置核心高热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重要项目。最近,复鑫力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星纳赫资本、汇石置...
2024-07-22
依据中新网7月18日消息(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的最新发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发展路线规划显示,预计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使聚变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强调,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成功,将...
2024-07-19
2023年7月30日,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利用192路激光束向悬浮在腔体内的冷冻氘氚靶丸发射了2.05MJ的能量,最终实现了3.88MJ的聚变能量输出,创造了新的能量输出记录。2023年12月,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DOE)宣布成立了三个新的惯性聚变能源(Inertial Fusion Energy,IFE)中心,并将在四年内提供总计4,2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加速惯性聚变能源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激光聚变原理通常来
2024-07-13
近日,中核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学军率团赴法国卡达拉舍,拜访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并对中核工程欧洲公司(ITER项目部)进行了调研。财政部相关司局、集团公司财务部、产合部、中核工程、中核财务有关负责人陪同。在对ITER组织的拜访中,王学军一行受到了热烈欢迎。ITER组织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可控核聚变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带领代表团参观了主机安装大厅。王学军表示,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与ITER的合作,希望...
2024-07-12
6月18日,位于上海的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宣布,由能量奇点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全球首台由商业公司研发建设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被全球广泛用来研发可控核聚变发电。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尺寸小、成本低,具有商业化发电的潜力。这一装置的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的工程可行性验证。作为新质生产力...
2024-06-19
根据中核集团报道,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底开始面向全球开放,今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就吸引了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等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本轮...
2024-06-13
自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中核人积极践行“整体·协同”,携手共推核聚变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4-05
商业核聚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科幻小说变成了科学事实。谁也没有意料到高温超导、激光和先进材料的巨大飞跃突然加速了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近年来,全球各地的可控核聚变的项目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2024-03-28
双方认为,要把“整体·协同”作为贯穿工作的总抓手,牢固树立协同增强整体功能的理念,立足“开新、扩围、提质”,把握培育未来能源产业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双方在资源、产业、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强化战略协同、开展务实合作,加快推动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展聚变中间技术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共同构建合作与发展的新格局。
2024-03-08
根据中核集团官网消息,近日,以“核力启航 聚变未来”为主题的可控核聚变未来产业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