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新闻
研究人员将使用一套仪器来研究 Psyche,包括多光谱相机、伽马射线和中子光谱仪 (GRNS) 以及磁力计。GRNS 和磁力计传感器在照片中可见,作为航天器远端的两个黑色突起的尖端。此外,这里可见的是高增益天线,它将使航天器能够与地球通信。
2023-02-03
随后,王建民研究员、宋盛雨央博士、王于仨研究员、陈明君研究员、陈田祥副研究员、李正伟青年研究员、王夕露青年研究员依次介绍了AGN中的致密天体爆发与多信使观测、光干涉测量双黑洞轨道参数与纳赫兹引力波探测、X射线干涉望远镜、高能中微子望远镜、空间探测用硅微孔硬X射线聚焦镜的基础研究、超导探测器微纳加工平台建设、核天体物理与下一代MeV伽马谱线探测等内容,与会人员结合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2023-01-28
伽马射线具有多种应用,例如癌症治疗,是电磁辐射,类似于 X 射线。一些伽马射线可以直接穿过人体而不会造成伤害,而另一些则会被人体吸收并可能造成伤害。伽马射线的强度可以降低到厚混凝土或铅墙带来的风险较小的水平。
2023-01-28
质子治疗过程中,高能质子入射到人体组织会产生大量二次射线,其中主要是中子和伽马射线,是肿瘤区域质子与组织核反应的产物,这些二次射线天然地携带很多组织相关信息,对质子在线成像、剂量计算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组织中的射线很难用探测器直接测量,因此可以采用蒙特卡洛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2023-01-19
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成功获得太阳过渡区图像和全球磁场勘测图……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创新X”系列首发星(即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发布了第二批科学和技术成果。
2023-01-13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经过四个多月的在轨测试与试验,由该院微小卫星创新院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近期又获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其中,包括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获得的全球磁场勘测图。
2023-01-12
研究人员还应用了其他核技术,可以检测环境样品中是否存在 NWT 放射性核素,包括高分辨率伽马射线能谱法(检测铯的存在)和液体闪烁计数(检测氚的存在)。
2023-01-06
LHAASO对超高能伽马射线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探测灵敏度,为研究质量超过 100 TeV 的重暗物质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利用LHAASO在 570 天运行中KM2A子阵列获得的数据,测量了银河系盘面以外100 TeV以上伽马射线的强度,以最优的观测灵敏度,对这类暗物质的寿命做出了迄今最强烈的限制,比已有结果提高了近10倍。
2023-01-01
依托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项目团队在深地复杂环境下强流稳定传输、高分辨BGO(锗酸铋)探测器、毫安级核反应靶的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发中取得突破,自主研制建成了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实验装置,其束流强度、探测器效率、反应靶曝光量、实验的灵敏度和能量覆盖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该装置,团队开展了多项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的实验研究,使伽马射线天文学反应达到了最高精度、天体物理“圣杯”反应达到了最高灵敏度,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古老恒星中钙丰度的起源,在核天体物理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2022-12-31
CubeSat 为由相对较小的团队建造、测试和操作的有效载荷提供相对快速、低成本的空间访问,学生和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做出了大量贡献。紧凑型低功率探测器、读出电子设备和飞行计算机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使 X 射线和伽马射线传感有效载荷能够适应 CubeSat 任务的限制,从而允许在轨演示新技术和创新的高-能量天文观测。伽马射线感应立方体卫星肯定会通过探测和定位伽马射线暴、太阳耀斑和地球伽马射线闪光等明亮瞬变。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