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中国已进入百亿级基础科学设施建设时代;现有支持水平下连续20年投资基础科学,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大概率事件……10月31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金句频出,呼吁投资基础科学研究。
2020-11-03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诱变育种”项目落户河南平安种业,标志着双方联合开展的重离子束辐射育种研究正式拉开了帷幕。
2020-10-29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肖国青20日披露,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历时26年磨一剑,突破国外专利封锁,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自主设计国际首台“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组合医用重离子装置,装置整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核心束流指标达国际领先。
2020-10-26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广东院士联合会会员杨学明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中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rayFreedom-electronLaser,XFEL)有望在2026年建成投用。
2020-10-14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9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校正场首批线圈竣工交付,即将运送至法国ITER现场。
2020-09-24
一个月前,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诞生。这个装备采用的疗法在国际上被称为BNCT,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
2020-09-22
近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在线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肖媛媛课题组研究人员对东太平洋洋隆5-15°N两侧海山玄武岩的铁(Fe)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太平洋洋隆之下软流圈地幔中Fe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2020-09-22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慧眼(HXMT)卫星团队通过对X射线吸积脉冲星GRO J008-57的详细观测,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该脉冲星表面磁场强度为约10亿特斯拉,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测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强磁场。
2020-09-07
8月20日至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专项“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关键技术研发和验证”项目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中期检查会议。
2020-08-31
8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在全国反应堆物理大会上发表学术演讲时提出了第五代核能系统(简称为“核5G”)的主要特征,认为其将成为未来核能的主要发展方向。
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