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14日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和平开发利用核能领域开展合作。
2022-09-16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谱学室实现了入射流强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测量,为厘清太阳风诱发彗星x射线辐射的物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2022-09-15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吴凯丰团队等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观测到CsPbI3钙钛矿量子点中激子精细结构裂分导致的系综量子拍频,并提出一种通过温度诱导晶格畸变进而调控裂分能的新机制。
2022-09-09
该项研究成功地运用分子影像技术,对FGFR靶向治疗肿瘤的响应进行了功能层面的在体、定量、动态的可视化评估。首次发现了18F-FDG PET与FGFR靶向治疗耐药的关联,并建立了18F-FDG PET影像标志物特征与FGFR/mTOR/HK2分子调控机制的相关性。
2022-09-09
今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物理实验(LHCb)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3个新奇特态粒子。其中两个“四夸克态”强子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粒子物理实验团队主导发现。这为确认自然界中存在超出常规重子与介子的新物质形态提供了全新的实验证据,将加深人类对宇宙中物质最基本结构的理解。
2022-09-08
今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物理实验(LHCb)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三个新奇特态粒子。其中两个“四夸克态”强子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粒子物理实验团队主导发现,这是首次在实验上发现双电荷“四夸克态”强子,而且是同时发现两种全新夸克组分的强子伙伴。
2022-09-07
9月2日至4日,一场汇聚两院院士和近200位顶级专家的同位素技术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海盐举办。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等10名专家被聘为海盐同位素产业发展顾问。同时,总投资近15亿元的5个行业龙头同位素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加速器制备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诊断和治疗药物制备、医疗装置制造等领域。
2022-09-06
针对该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郭昊(今年秋季转为博士研究生)在其导师林莽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展了过氧化氢自分解过程的实验模拟,通过自主搭建的分析系统对自然丰度的三氧同位素进行分析,系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自分解过程的三氧同位素分馏系数(图1)。
2022-08-23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幔地球化学学科组于洋副研究员与黄小龙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对东南亚爪哇岛弧玄武岩与弧后玄武岩(图1)进行了系统的Mo-Sr-Nd-Hf-Pb同位素分析,研究其地幔源区中俯冲组分的类型与来源及其与俯冲板片结构的相关性。
2022-08-23
8月8日至13日,第二届核物理青年科学家学校(NUSYS 2022)学术活动在江西瑞昌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24所科研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和青年学生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协办,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马余刚出席并致词。
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