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太赫兹频段可变焦消色差超透镜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05-26
原子核的质量虽然极其轻微,却在中子星性质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质量测量团队与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利用国际首创的新型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关键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中子星表面的X射线暴,从新的角度约束了中子星的性质。
2023-05-22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说,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运行模式可以分为H高约束模式、L低约束模式以及超级I模式等。在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大幅提升。长时间高约束模式运行为实现可控核聚变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此前的高约束模式运行世界纪录是EAST于2017年创造的101.2秒,这也让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定高约束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装置。
2023-05-18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黄晓渊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提出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寻找暗光子暗物质的新方法。
2023-05-14
5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顺利通过国家验收。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5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4年。
2023-05-11
张文裕,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世界上第一个发现μ介子的科学家。张文裕在奇特物理原子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3-05-1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质量测量团队与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利用国际首创的新型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关键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中子星表面的X射线暴,从新的角度约束了中子星的性质。
2023-05-08
李和风现场考察了中微子实验站探测器的建设一线,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的职工健身活动场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全民健身活动站”牌匾。
2023-05-06
2023年4月23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 重点专项 “正电子断层成像探测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
2023-04-27
2023年4月24日,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分会宣布,因“发现短基线反应堆电子反中微子消失,首次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为探测轻子的电荷-宇称破缺铺平了道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大亚湾合作组和韩国RENO合作组荣获2023年度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奖(High Energy and Particle Physics Prize of the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