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2024年6月29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门中微子实验物理分析研讨会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印度、泰国、美国、中国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30名来自国外单位的合作组代表。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反应堆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振荡、探测器刻度重建和调试等关键物理分析内容展开了深入研讨。通过充分交流,大会明确了刻度策略和重建算法...
2024-07-09
近日,发射升空仅两周的中法天文卫星传来喜讯。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卫星与地面四十多个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实时连接,中法双方四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伽马射线监测器(GRM)开机后不久便成功探测到首个伽马暴,并向国际通用协同网络发布了三个伽马暴坐标。中法天文卫星(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SVOM)于6月22日发射升空。SVOM卫星是中法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是迄...
2024-07-09
2024年7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高压中子衍射仪(HPND)成功出束,开始带束调试,标志着谱仪设备研制与安装的成功。高压中子衍射仪的出束也标志着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陆续开始的八台合作谱仪基本完成建设,显著增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研究能力。高压中子衍射仪是国内首台飞行时间高压专用谱仪,也是世界上第二台大腔体压机中子谱仪,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同建设。高压中子衍射仪自2020年...
2024-07-06
6月30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在京启动,标志着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开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项目责任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秦广友,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原子能院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和项目骨干参加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马余刚及项目评审专家介...
2024-07-05
2024年6月26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席Antoine Petit、核与粒子研究所(IN2P3)主任Christelle Roy一行访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JUNO),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相关人员、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现场主要负责人员接待了Antoine Petit一行。王贻芳详细介绍了江门中微子实验总体情况,并陪同Antoine Petit一行深入地下700米参观实验室。Antoine Petit表示江门中微子实验令人震惊,对CNRS能作为重要合作..
2024-07-01
2024年6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的铌三锡超导腔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近代物理研究所(近物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共计2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近物所副所长何源、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森林等出席会议。潘卫民首先致辞,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
2024-06-28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在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重离子束辐射诱变对四尾栅藻突变株能量转换和碳代谢途径影响显著,同时,获得兼具高效固碳能力和抗逆性的四尾栅藻突变株。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技术类权威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微藻是一类在水域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单细胞水生植物,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长周期短、高值代谢物丰富等特点,在碳捕获与封存、三废绿色处理...
2024-06-26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在电解水析氧反应(OER)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配位工程选择性激活晶格氧位点,实现了OER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的显著提升,相关工作以Selective Activation of Lattice Oxygen site Through Coordination Engineering to Boost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为题于2024年6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
2024-06-26
2024年6月20-22日,以中子与X射线前沿交叉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南澳科学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头部企业的近50位中子和X射线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共同研讨如何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两大科学装置的互补优势,联合开展多学科的基础前沿研究,为我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提供关键的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中国...
2024-06-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耿晋团队报道了溶酶体靶向嵌合体促进Glut1促进靶向蛋白降解。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6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和其他蛋白质相关疾病方面。利用分子胶和PROTAC技术对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膜蛋白和细胞外蛋白质的研究仍处于临床前阶段。有用靶标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潜...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