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块约3小时上门_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_附近约100块一小时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越南副总理视察大叻核能研究院并提要求

2025-07-31 09:00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越南 大叻核能研究院

7月25日上午,越南政府副总理裴青山率政府代表团与大叻(林同)核能研究院管理层会面,并视察了大叻核反应堆的实际工作情况。

会见中,核能研究院院长曹东武表示,研究院主要任务是确保大叻核反应堆安全、高效运行,为研究、应用、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科技设备。该研究所还促进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经营、产品和服务供应以及材料和设备出口,确保在规定职能和任务框架内依法律开展活动。

目前,核研究所每周向全国23家医院提供超15,000Ci的各种放射性制剂,每年为约50万名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除利用低功率反应堆生产医疗等工业所需放射性同位素外,该院还成功应用多种核与同位素技术,服务于国家农业、地质、石油天然气、考古、交通运输、灌溉、环境等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曹东武院长建议,为有效运行和维护大叻核反应堆,应允许研究使用新型燃料的可能性,以及使用新燃料提高反应堆容量(约为现有容量的2 - 3倍)的可能性;升级和同步反应堆的技术系统;补充核燃料库存,以确保其在2030年后继续运行。

副总理裴青山在大叻原子能研究所举行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图片来源:Chu Quoc Hung/VNA)。会上,科技部、财政部、教育与职业培训部以及林同省人民委员会的高级领导答复了原子能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和创造条件,使该研究所保持并加强在原子能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裴青山副总理高度评价核研究院几代科学家、技术人员、公务员和工人多年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默默奉献,强调了核研究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依据党和国家对核能发展的定位以及政府的《2030年核能利用和发展规划》。他要求核研究所继续发扬团结创新的传统,实现目标。

科技部责成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核研究所重点开展课题研究,提出政策机制任务和解决方案。副总理指示有关部委和行业开展研究、调查,为建立机构和消除核能科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做出贡献。



推荐阅读

中国同辐与中核霞浦核电开展合作交流

7月28日,中核霞浦核电总工程师张东辉带队与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肖亚飞举行座谈,双方围绕加深核技术应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开展深入交流。张东辉总工程师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国同辐展厅,深入了解了中国同辐的发展历史、产业布局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在随后的交流会上,张东辉总工程师介绍了中核霞浦核电的发展历程及在放射性同位素研制等核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巨大潜力。肖亚飞对张东辉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同辐战略定... 2025-08-01

中国同辐与中核四〇四开展合作交流

7月28日,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瞿定荣一行到访中国同辐,与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肖亚飞就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产业合作达成战略共识。会上,双方介绍了各自的主要业务和重点发展方向,围绕同位素产销协同、资源统筹、投资合作等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明确了后续合作的要点。双方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掘高放废液再利用所生产同位素的应用场景,加强多种同位素生产销售协同;通过产业投资、股权合作、科研转化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利益共... 2025-08-01

第十五届中日韩核安全监管高官会在京召开

第十五届中日韩核安全监管高官会于7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会议并致辞。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委员伴信彦、韩国核安全与核安保委员会秘书长赵正娥分别率日、韩代表团与会,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作为观察员参会。中方表示,中日韩核安全监管高官会是三国核安全监管领域的良好合作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通过高官会及其机制下的工作组会议、联合应急演习等,不断增进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保持区域核安全... 2025-08-01

俄罗斯“大挑战”项目年轻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生产医用锕-225的复合物的概念

在俄罗斯领先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指导下,青少年在天狼星教育中心的高科技实验室里,投身于解决现代科学实际问题的大挑战项目。该项目于7月1日至24日举行,今年是第十次举办,吸引了来自全俄各地的4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包括获奖者、竞赛优胜者及因学业成就入选的年轻人,最终成果于7月24日在项目节上展出。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中。来自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科学部门的专家开展讲座与实践教学,带领孩子们走进原子科... 2025-07-31

合肥持续夯实辐射安全基础

在安徽省合肥市这座蓬勃发展的创新之都,核技术如同无形的引擎,驱动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检测等前沿产业高速前进。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拥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457家,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数量5299台(枚),总数均占全省的1/3,并集中了全省半数的高风险放射源(I类和II类放射源)。监管体量激增,风险高度集中,是合肥市生态环境部门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和高风险源项,合肥市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实现连续十二年辐射... 2025-07-3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