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块约3小时上门_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_附近约100块一小时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检验量子理论

2025-04-30 08:55     来源:科技日报     核反应 原子核 铋-208 核技术核物理原子核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领导、明斯特大学和耶拿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与的团队,通过核反应成功生成并分离了铋-208的类氢离子,同时对其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和试验验证。该研究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为强磁场量子电动力学测试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激光光谱对其他奇异原子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

类氢离子,即仅束缚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对于质子数较高的重核,强大的静电引力会将电子束缚在原子核附近,从而将其置于极端磁场中。在那里,电子像指南针一样,将自身磁场与原子核磁场对齐。通过提供恰到好处的能量,这根指南针可翻转到相反的方向。而所需的能量可以用量子电动力学——电磁学的量子理论来计算。

此前,科学家已证实对稳定同位素铋-209的测量与理论预测一致。但人们对于原子核结构对理论预测的影响是否真的能够消除到假设的程度仍存在疑问。为了弥补实验测试中的这个漏洞,研究团队提出测量另一种具有不同核结构的同位素铋-208,它比稳定的同位素铋-209少一个中子。

团队通过核反应,从稳定的铋-209中击出一个中子,并将该反应的碎片收集到实验储存环中。与此同时,为了生成类氢离子,必须将原子中最初的83个电子全部剥离。这些碎片在储存环中以约72%的光速旋转。他们识别出了其中的同位素铋-208的类氢离子,并去除了所有不需要的反应产物。

测量原理是通过用能量合适的激光束照射电子来翻转电子的磁场。离子吸收激光束中的光子。光子的能量随后转移到电子,并用于翻转电子的磁场,使其达到核磁场中不同的取向状态。为了释放这些能量,电子平均在约半毫秒后翻转回来,发射出另一个光子。此时,离子已绕储存环旋转了数百圈,这些发射的光子被储存环上一个特别暗点处的灵敏探测器探测到。

几年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启动了对两种铋同位素的中性原子的测量,科学家估算出其对不同原子核结构的影响。这些信息与之前对稳定同位素的类氢离子的测量结果相结合,从而对铋-208的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这个值与完整的量子力学计算一致,但准确度大约是后者的10倍。在储存环上测得并在论文中报告的实验值,与这个预测完全一致。



推荐阅读

斯洛文尼亚正式加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迎来新成员,斯洛文尼亚成为其第25个成员国,双方长达三十年的伙伴关系就此开启新篇章。CERN 与斯洛文尼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16 年,斯洛文尼亚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长 Maja Makovec Bren?i? 博士与 CERN 总干事 Fabiola Gianotti 签署了协议,接纳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为 CERN 准会员,作为 CERN 会员资格的预备阶段(图片??:CERN)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长伊戈尔·帕皮奇博士表示:斯洛文尼亚正式加入欧洲... 2025-06-25

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巴西航空航天技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合作者在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从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强子内部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对强子部分子分布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6日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强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复合粒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家族。研究强子内部夸克和胶子的行为对于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2025-06-23

近代物理所揭示高电荷态铁离子的电子-离子复合机制

铁,作为宇宙和太阳系中丰度极高的重元素之一,在天体物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m),开展了M壳层类钠铁离子Fe15+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首次获得了质心系碰撞能量为0-90 eV范围内的电子离子复合绝对速率系数,为天体和聚变等离子体诊断和建模提供了重要数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ApJS 27... 2025-06-21

现代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

2025年6月8日,由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牵头承担的三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启动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顺利召开。此次启动的项目包括:常规项目基于X射线-原子核系统的量子调控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重离子碰撞中物质与反物质原子核的产生机制研究以及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原子核结构研究。 三项研究聚焦核物理以及相关前沿交叉,面向基础科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院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指出,三项研究分别围绕原子... 2025-06-21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重子CP破坏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兰州大学于福升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重子衰变的电荷-宇称对称性(CP)破坏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揭示了重子衰变CP破坏的动力学新机制,并预言了具有标志性的新观测量,相关成果以Establishing CP Violation in b-Baryon Decays为题发表在物理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该成果不仅深化了对CP破坏的理解,更为未来实验测量重子衰变的CP破坏提供了清晰目标和理论支撑。图1. 文章发表信息理解宇宙中正物质为何多于反物质,... 2025-06-1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