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块约3小时上门_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_附近约100块一小时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俄罗斯科学家探索太空粒子加速与水下中微子望远镜

2025-02-21 10:58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俄罗斯 中微子 俄罗斯

在基本粒子物理(EPP)领域,科学家们过去70年的大部分成果都是在对撞机上获得的。然而,建造一个能量为1000 TeV的加速器在技术和财务上均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回归太空成为物理学领域的一个主要趋势。太空中的粒子加速器产生的粒子能量远高于大型强子对撞机。

俄罗斯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INR RAS)研究副主任、物理和数学科学博士格里戈里·鲁布佐夫(Grigory Rubtsov)。照片由 T. Morozova 拍摄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副主任、物理与数学科学博士格里高利·鲁布佐夫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俄罗斯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INR RAS)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NSU)及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I.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在粒子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合作情况。

鲁布佐夫表示,他个人非常重视与INP和NSU的合作。自2011年应NSU物理与数学科学博士A.D.多尔戈娃的邀请来到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后,他参与了TAIGA伽马射线天文台项目。该项目自2010年走向国际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包含现代切伦科夫望远镜和其他探测设备的混合系统。NSU和INP SB RAS的加入大大推动了该项目的技术发展。

TAIGA项目即将迎来新的升级,即TAIGA-100。该项目将占地约100平方公里,部署新的探测器网络并实施新技术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与此同时,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核物理研究所的重点项目之一——贝加尔湖水下中微子望远镜Baikal-GVD与TAIGA项目在领土和物理计划上均有关联。这两个实验的目的都是探测超高能宇宙粒子的来源。

鲁布佐夫指出,尽管地球对撞机加速器的性能强大,但太空为我们提供了更强大的“装置”。中微子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粒子,能够平静地传播数亿光年的距离,几乎没有任何能量损失。通过探测中微子源,科学家们可以了解以前无法达到规模的引力理论,寻找新的粒子和物理现象。

Baikal-GVD和TAIGA两个实验始终齐头并进,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ISU)参与其中,并为这些项目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电离辐射新方法记录实验室和克拉夫琴科团队在贝加尔湖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研发的探测器技术可以放置在湖岸上,用于探测中微子。

关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其他实验室的参与情况,除了电离辐射新方法记录实验室外,宇宙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该项目的共同执行者之一。该实验室在黑洞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正在从事产生高能中微子的机制的理论研究。

目前,贝加尔湖水下中微子望远镜已经看到了天体物理中微子并证实了这些粒子的光谱,并且还看到了一些迹象表明其中一些来自我们的银河系。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我们的星系中诞生了多少中微子,它们为什么会在那里产生,以及它们的诞生机制与来自其他星系的中微子有何不同。从整体上看,中微子照亮了整个宇宙的大尺度物理学、所有高能过程、基本粒子物理学和新现象。如今,贝加尔湖正在成为中微子天体物理学新发现的场所。



推荐阅读

俄罗斯“大挑战”项目年轻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生产医用锕-225的复合物的概念

在俄罗斯领先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指导下,青少年在天狼星教育中心的高科技实验室里,投身于解决现代科学实际问题的大挑战项目。该项目于7月1日至24日举行,今年是第十次举办,吸引了来自全俄各地的4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包括获奖者、竞赛优胜者及因学业成就入选的年轻人,最终成果于7月24日在项目节上展出。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中。来自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科学部门的专家开展讲座与实践教学,带领孩子们走进原子科... 2025-07-31

普京主持会议了解俄罗斯第五代战略核潜艇研制进展

实施第五代战略核潜艇目标计划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德文斯克主持召开的海军潜艇部队发展会议的议题之一,克里姆林宫新闻处报道了会议具体内容。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去年,我们批准了研制第五代新型战略潜艇的综合目标计划。今天,我想了解一下该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会议还就水下海洋多功能机器人系统领域有前景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国家元首强调:显然,这些武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海军的未来。因此,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我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 2025-07-30

俄罗斯热列兹诺戈尔斯克乏核燃料后处理中心二期投入运行

在俄罗斯热列兹诺戈尔斯克,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矿业与化学联合体(MCC,隶属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环境解决方案部门)的乏核燃料后处理实验与演示中心(EDC)第二期综合设施正式投入运行。该设施为工业???,与作为实验模块的第一期不同,其核心任务除乏核燃料后处理外,还包括获取初始数据并测试用于设计高功率乏核燃料后处理厂的独特设备。二期综合设施建设于2024年底竣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利哈乔夫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实验和... 2025-07-29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新型闪烁玻璃技术 推动核电医学等领域应用

俄罗斯物理学家近日提出一种用于中子记录的闪烁玻璃制造技术,可实现工业规模生产且在俄具备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粒子与核物理学》杂志,该技术将应用于核电工程、医学及辐射监测系统等领域。闪烁玻璃是一种能使电离粒子(如γ量子、α粒子和β粒子)产生闪光的材料,常用于辐射探测器以记录和测量粒子能量。此次研发的闪烁玻璃基于同位素锂-6,其作为吸收剂可将中子转化为带电粒子。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无需高科技设备... 2025-07-28

阅读排行榜